安徒生曾說:“旅行就是生活”,道出探索世界的真諦。穿越時間的走廊,遊走於蘊含文化故事的遺產之地,每一塊石頭和雕刻都在低聲訴說昔日故事。當今後現代社會中,這些耳語演變成歷史與現代之間的對話。旅客尋求見證歷史的同時,期望通過文化體驗歷史。澳門理工大學博彩旅遊教學及研究中心賴嘉偉教授開展合作研究,深入探討現代旅客與古跡世界之間不斷變化的互動,尤其是後現代旅客的多元價值觀如何塑造他們的旅行意圖,當跨越古今之間時,為“旅行就是生活”的格言注入活力。
傳統保育與現代經濟間的平衡
文化遺產記載時代足跡和歷史傳奇,具有文化底蘊和保存價值。在快速變遷的後現代社會中,旅客走訪文遺景點的偏好和行為模式亦隨之轉變。賴嘉偉教授的研究,引導我們穿梭於後現代旅遊生態轉變中,探討旅客價值觀對旅遊行為與互動方式的影響。
隨著大眾對生活質感和旅行體驗的深度追求,世界文化遺產觀光人氣倍增,成為旅遊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客數量的激增加劇文化遺產的商業化,如何平衡傳統保育與現代經濟值得深思和探討。賴教授的研究聚焦於後現代旅客,他們對廣泛品味和多樣文化體驗持開放態度,抱持變革和文化融合的價值觀,經活化的文化遺產對後現代旅客而言,是旅程中珍貴的體驗和收穫。
博彩旅遊教學及研究中心賴嘉偉教授
探索後現代價值觀 重塑文化旅遊意義
調研採用質性與量性結合,以半結構化訪談為開端,利用大概30至60分鐘的時間訪談年輕旅客對後現代特質文化遺產的看法,深入瞭解他們對古今文化融合的觀點,目的是識別與後現代文化遺產相關的關鍵價值因素。訪談地點選址中國佛山市嶺南天地進行,嶺南天地位於佛山市禪城區,毗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華里和佛山祖廟,以後現代手法改造區內眾多歷史文物建築,使文化風族與城市面貌一脈相承。質性訪談後,研究團隊進一步以結構性問卷收集數據進行交叉分析。問卷設計先收集受訪者的適齡範圍,接著進行後現代特質相關問題篩選,最後調查受訪者的核心價值觀和意圖,從而得到細致而全面的理解。
受訪者表現出後現代主義遊客的特徵,如對象徵性、個人主義和體驗式旅行體驗的偏好。研究結果顯示,他們對變革所持態度、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對文化遺產的興趣都與後現代旅遊業的價值觀及行為一致。其洞見及取態有助推論旅客行為模式,為可持續旅遊發展生態提供學術見解。
研究結果亦指出,旅客對變革開放的價值觀有顯著影響,即更傾向遊覽結合傳統與現代元素的景點,並表示願意重遊目的地。對於這種融合傳統遺產與現代元素的地點,表現出更正面的態度,並且有更強烈的回訪意願。
文遺觀光促進可持續旅遊
目前,後現代旅客價值觀與文化遺產觀光業發展之間的關係研究不多,是項研究為文遺管理人員及旅遊業界進行旅遊創新提供文獻基礎,助他們規劃更能吸引旅客的文化體驗,如結合現代科技或在文化遺產舉辦文化多樣性的活動,從而讓旅客深入了解文遺的歷史完整性。研究亦為負責開發和修復文化遺產的專業人員提供戰略性指南。透過理解後現代旅客的多元化價值觀,在文遺修繕設計中融入空間感和人文生態景觀,令世界文化遺產散發獨樹一幟的魅力,促進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
賴嘉偉教授為全球學術界獲選美國史丹福大學全球前百分之二頂尖科學家,積極推動內地與澳門的旅遊產業發展。主要研究方向有居民與遊客關係、利基旅遊、智慧旅遊、會展管理等。研究論文發表於多份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並參與多項政府資助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對旅遊教育和行業實踐方向產生積極作用。
助力建設智慧休閒旅遊城市
可持續旅遊的理念由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最先提出,指著重保護當地的文化肌理和自然景觀,讓旅遊業在經濟和文化上構建充滿活力的生態。長久以來,澳門理工大學致力促進澳門旅遊休閒業的蓬勃發展。除多年來開辦旅遊管理相關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外,澳理大自2024/2025學年起推出工商管理博士學位課程,以及文化遺產與人類學博士學位課程,培育熟悉文化旅遊管理的高層次人才。
此外,博彩旅遊教學及研究中心持續開展學術研究,並設有職業培訓課程,致力配合澳門“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建設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方針。中心與海內外高等教育機構及業界建立合作伙伴,先後與中山大學共建博彩研究中心和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與全球博彩技術測試公司BMM組建博彩技術檢測中心、與全球休閒設備製造商Suzohapp組建亞洲博彩科技實驗室等,為教學和科研提供更優越的技術環境,融合學術力量及行業技術與社會接軌,為澳門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把握粵港澳大灣區重大機遇。
“旅遊+”相關政策提出推進旅遊產業鏈與其他行業的聯動發展,以科技引領智慧旅遊,將多元化的客源引入市場。上述研究項目對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和活化具有參考價值,可望引入更多符合旅客期望的動感元素,豐富澳門的文化特色,撰寫澳門在全球文化遺產旅遊領域發展的動人故事。澳門理工大學持續以優勢學科,與旅遊產業動態同步發展,推動澳門邁向成為國際旅遊重要樞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