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高等院校優勢,助力深化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是澳門理工大學的戰略發展目標。澳理大近年深耕高新科技的交叉學科應用研究,致力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與志同道合的國際高等院校共推全球永續文化。
配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政策,澳門理工大學去年11月參與葡萄牙舉行的第十三屆“葡語國家和地區高等教育管理論壇”(FORGES),受邀加入“葡語國家和地區高校可持續發展網絡”,與來自葡萄牙、安哥拉、巴西、佛得角、莫桑比克和東帝汶等葡語國家地區的34所高等院校共同攜手,拓展澳門“中葡平台”作用。
與葡語國家高校合作推動可持續教育
論壇開幕典禮上,葡萄牙總統馬塞洛・雷貝洛・德索薩發來賀信,顯示活動的影響力和重要性。澳門理工大學副校長李雁蓮博士、語言及翻譯學院代院長張云峰副教授、葡萄牙語博士課程主任高若今教授代表出席論壇,推廣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效果良好。
第十三屆“葡語國家和地區高等教育管理論壇”開幕式主禮嘉賓葡萄牙高等教育國務秘書長佩德羅・特謝拉、葡語國家和地區高等教育管理論壇主席瑪格麗達・馬諾和澳理大代表團合影
“葡語國家和地區高校可持續發展網絡”的創立,以建設“可持續社會”為宗旨,與“聯合國2030年議程”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緊密相連。葡語國家地緣廣闊,相關教育機構及組織在歐洲、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提倡高等教育永續思想。本屆論壇以“高校如何為建設更加平等和可持續的世界貢獻力量”,以及“葡語國家和地區如何共同制定高等教育戰略”為主題,進行十個子論壇,重點議題圍繞高等教育永續性、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等,與會者積極互動發表見解。
在加入網絡的基礎上,澳門理工大學與衆多葡語國家地區高校的合作,對推動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各成員本著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六項原則加強交流合作,包括:遵守機構承諾、發揚可持續性精神、落實可持續性行動、促進知識傳播、深化協同合作,以及推動技術轉移,力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典範。澳理大憑藉論壇的國際舞台,發揮學術力量,實現發展願景。
創科成果獲國際青睞
澳理大持續透過創新科技研發,向世界展示科研實力和創新教育模式,並聯動各地高等院校共建協同創新基地。在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大健康、教育、文化保育和環保等領域的創新發展方面,澳理大取得顯著進展,先後成立人工智能藥物發現中心,並與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聯合創建智慧城市先進技術聯合實驗室,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辦普適計算聯合研究中心等。這些科研基建為創新研究打造高端環境,有助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準跨學科人才。
應用科學學院師生團隊研發的環保科技Canarin入選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獎
由澳理大師生應用科學學院自主研發的環保科技產品——Canarin雲端實時環境監察系統,成功入選本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大獎八強。該系統有效對環境空氣變化進行實時智能監測,協助當地文物及環境的保育工作,現應用於葡萄牙的世界文化遺產若安妮娜圖書館及博洛尼亞城區等。此外,澳理大研發的中葡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平台及中葡英語音識別同傳系統,廣泛應用於澳門特區政府、中國和葡語國家企業機構,促進中國和葡語國家之間的跨文化溝通與經濟交流。
通過前沿科技與跨學科研究的結合,澳理大不斷推動創新應用的發展,並通過國際合作促進全球福祉。人工智能藥物發現、智慧城市技術等領域的持續合作和研究,讓澳理大履行培養未來國際化高端人才的使命,致力創造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