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濟十分活躍的地區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廣東省九市 (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 及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輻射範圍包括泛珠三角區域。
資料來源: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Lloyd's List、維基百科 (訪問日期:2021年7月7日)
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單位:十億美元)
資料來源:Greater Bay Insight
多樣性與互補性
除了這些數字外,大灣區內還彙集了擁有不同特點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極大的多樣性及互補性。
在海運和空運方面,灣區在區域聯通和交通運輸量兩方面擁有世界主要樞紐地位。
創新、高新技術及高級服務中心
灣區經濟發展水平於國內領先,包括傳統制造業、高新技術企業和港澳高級服務業等。
灣區高等院校、實驗室、科研院所及國家大型科研項目在發展創新及科學知識向經濟成果轉移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發展。
國際化程度較高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區域,其中香港作為金融、商務和綜合交通樞紐,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葡語國家平台。灣區是中國與全球聯繫最緊密的經濟區域,也是中國與全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
這一切都得益於灣區各地擁有的內部合作傳統和全球歷史聯繫這一共同文化背景。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2019年2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發佈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導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發展,遠期展望到2035年。參看《規劃綱要》文本。
© 澳門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Designed by HTML Co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