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出入境管理局昨日發佈公告,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從事科研學術交流活動, 將為在灣區工作的六類內地人才辦理往來港澳人才簽註,包括:傑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衛健人才、法律人才及其他人才。簽證有效期最長為五年。
資料來源: 澳門日報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優化科研資助計劃,按照申請對象的適用範圍分為“科研及創新資助計劃”和“企業創新研發資助計劃”,以期推動本澳科研單位及人員提升科研實力及創新能力,同時支持企業進行創新研發及科研成果轉化。
資料來源: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
深圳將發展壯大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推動網絡與通信、軟件與信息服務、智慧終端、超高清視頻顯示、新能源、海洋產業等增加值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優勢更加凸顯,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感測器、工業母機等產業短板加快補齊,智慧網聯汽車、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生物醫藥、數字創意、現代時尚等產業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合成生物、區塊鏈等未來產業逐步發展成為新增長點。
資料來源: 人民網
圍繞特區政府的施政方針,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在2021年積極調整了資助方向,主要包括側重支持應用研究、加強推動成果轉化、鼓勵產學研合作和支持企業研發。
資料來源: 科技發展基金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所致賀信中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要圍繞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定位,努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
資料來源: 新華網
由澳門理工學院機器翻譯暨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開發的“中葡同傳通 2.0” 正式發佈。“中葡同傳通 2.0” 是配合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打造的行業領先中葡語音識別和同傳系統。
資料來源: 澳門理工學院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IPIM)推出網頁版和手機版“投資E道,一個網站提供澳門、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以及葡語國家重點城市的投資資訊。
資料來源: 貿促局
澳門理工學院於本月正式推出“中葡新聞學習網”手機應用程式2.0版本,在原版的基礎上整合資訊類別,細化欄目分類,新增大灣區、就業、科技、娛樂、體育、生活、文化七大板塊。
資料來源:澳門理工學院
巴西與中國將重點在衛生、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研究人員交流等領域加強雙邊科技合作。巴西科技創新部部長馬科斯·龐特斯(Marco Pontes)和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舉行視頻會晤,雙方就兩國未來夥伴關係的利益交匯點展開討論。
資料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由澳門理工學院與葡萄牙波爾圖大學合作創辦的國際學術期刊《葡萄牙語的東方之路》(Orientes do Português) 第二期現已上線。本期為紀念祖奧∙馬拉加∙卡斯特雷洛 (João Malaca Casteleiro) 教授 (1936-2020) 特刊,收錄了來自葡萄牙波爾圖大學、巴西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及英國牛津大學等世界知名高校學者之研究成果。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表示,要不斷打造大灣區重點合作平台。在一次有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出席的會議上,韓正呼籲力爭為大灣區創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以吸引更多國際專業人士投身大灣區建設。
資料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澳門理工學院葡語教學及研究中心於4月20日舉辦“大灣區葡萄牙語與中葡學術合作線上論壇”,來自灣區學術機構代表及葡語國家語言傳播和學術合作國際化領域的重要團體及組織代表參加論壇。
粵港澳三地共同成立“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旨在促進大灣區信息科技發展與應用,從而完善區域聯繫,培育青年人才,推動跨境支付數字人民幣使用,實現大數據、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專家對接。
資料來源:新華網
© 澳門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Designed by HTML Co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