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種語言掌控舞台 專訪澳門著名司儀周啟陽

近年來,國家級大型節慶晚會上,出現了一位談吐得體、爽朗自信的澳門青年主持人——周啟陽。這位明星校友畢業於澳門理工大學中葡/葡中翻譯學士學位課程,在主持界嶄露鋒芒,活躍於中港澳的節慶晚會、政府和商業活動的舞台,通曉多國語言、口才了得加上反應敏捷,主持功底備受肯定,成為炙手可熱的主持人,受邀主持過逾千場大大小小的活動。他如何由初生之犢成為司儀界的璀璨之星?多語言能力為他帶來怎樣的機遇?這次請來他分享心路歷程。

登上主持人的大舞台

周啟陽喜歡說話,笑稱自己從小就十分活躍,自2012年起參加司儀比賽獲獎後,便踏上司儀的職業之路。十多年的歷練,讓他從小型活動主持,成長為能夠掌控大型盛會現場的專業司儀,電影、舞台劇、微電影、廣告宣傳片等也有涉獵。他的才華得到中國國家級電視媒體——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青睞,連續四年受邀主持大型節慶文藝晚會,與殿堂級主持人同台為節目添彩。

去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的大日子,周啟陽獲邀擔任回歸文藝晚會其中一位主持,成為他近年來最難忘的回憶。他解釋,類似的大型活動,通常會由央視搭檔地方省市的主持人,而這次僅選用澳門主持人,他更是首位發言的主持,機會難能可貴。“整個活動的準備時間有限,加上當時節慶活動百花齊放,有許多活動及工作需要處理,壓力頗大。雖然已多次與央視合作,但因活動規格更高,對措辭和語調要求相當嚴格。普通話不是我的母語,要拿捏得宜需要更多準備工夫,務求做到大會希望那種的主持人風範,過程十分難忘。”


周啟陽獲邀主持澳門回歸文藝晚會

從青澀到專業的蛻變

被問到如何能夠把握這麼多工作機會時,周啓陽覺得為人處事不怕吃虧十分重要,也許是他在行業中獲得伯樂的原因之一。回想與央視結緣的契機,是因為他早年曾義氣幫忙朋友,當時一個青年活動的主辦方臨急需要卻找不到合適主持,匆匆忙忙在活動前一周由他接下演出。這次亮相的機緣後,得到央視導演的賞識,邀請他到內地登台。“我認為人生中值得感恩的際遇,是不計得失、全力以赴、堅守專業的結果,這樣便能把握到機會。”

時間見證一個人的成長,成長則見證經驗的可貴。周啟陽的主持功架,從許多跌跌碰碰中磨鍊出來。入行逾十年,他在主持活動期間遇過不同程度的突發情況,試過活動接近尾聲時背景板搖搖欲墜,又試過全天大型音樂祭舉行期間停電數小時等。面對這些突發,他是如何看待呢?“突發情況本就是主持生涯難以避免的,宏觀來看,更是生命中必然遇見的,擁抱這些時刻是成長中通關的技巧。”在他教授司儀培訓時,學員經常提問如何在突發情況下臨危不亂,他笑言:“所謂的隨機應變,就是學會不用隨機應變。真正的關鍵在於,在開場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把握汲取經驗和教訓,慢慢地就能做到處之泰然,更好掌控場面和氣氛。主持不單是說話而已,更是活動串聯者,我們控場的能力決定活動的流暢度和觀眾的體驗感。”

多國語言為司儀生涯增值

周啟陽對語言文化充滿興趣,享受用當地語言與人聊天,因此特別熱衷於學習不同語言。選擇到澳理大修讀中葡翻譯專業,是出於對葡萄牙語進行專業學習的期望,同時這段學習經歷為他開啟擔任葡語司儀的新天地。畢業後,他成功接到不同的葡語司儀和訪問工作邀請,有機會接觸到世界各地的著名人物,靈活切換語言與他們交流。對於通曉中、葡、英、日、韓、法六文七語的他而言,語言技能成就他的職業生涯更上一層樓,也體現語言專業所引領的多元職業發展,前景廣闊。

周啟陽認為,澳理大的語言課程注重專業和實踐。他特別感激大一時的啓蒙老師,讓他意識到語言學習不應侷限於書本知識,更重要是如何在真實情境中靈活運用。這個教學理念讓周啓陽在司儀工作中如魚得水,與老師的深厚情誼也延續至今。在司儀工作中,周啓陽充分利用所學,將翻譯技巧融入其中。例如,在三語主持活動中,他能夠準確、流暢地用英/葡語概述中文演講內容,掌握交替傳譯的精髓。他坦言,這些技巧得益於中葡翻譯課程的學習,讓他學會如何在交替傳譯中抓住重點,進行精準翻譯。

澳門定位“中葡平台”發展,是中國與葡語國家的連接點,周啟陽在主持事業上亦助力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他多次到內地擔任葡語司儀,一次在珠海舉行的中巴商貿合作論壇上,他以流利的葡語與巴西市長等官員交流,帶動臨場氣氛,展現專業。周啓陽認為,語言翻譯學習提升語言能力的同時,還培養他對跨文化的深刻理解,發現不同文化之間的共通之處,讓他在主持國際活動時能夠更好地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大衆溝通,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築建“羅馬”的願景

事業起飛之際,周啓陽百忙之中成立澳門司儀及主持人協會並擔任會長,同時創辦司儀公司培育新一代主持人。他希望付出更多,推動澳門司儀行業走向專業化,提升業界整體水平。他堅信司儀的職責不僅僅是咬字清晰和聲音運用,更重要的是確保活動流程順暢。他舉例,司儀工作的微妙之處,在於緊急情況下靈活應變,處理自然不讓觀衆有所察覺,這種隱形的努力就是司儀價值的體現。

訪問中,周啟陽常常把“可以提升更多”、“可以再做好些”掛在口邊,無論是工作事業或是語言學習上。展望將來,他以繼續提升個人水平和語言能力,以及發展行業優勢為目標:“羅馬非一日建成,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唯有不斷精進自己,每天力求進步,總會達到心中所想的美好。”他的故事激勵著每一位年青人,追夢的同時活出自己的價值,努力不懈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延伸閱讀

人物專訪

解開藥物研發的智慧鎖
專訪人工智能藥物發現專家魏樂義

© 澳門理工大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