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2024.2025 - 澳門理工大學研究生課程手冊 (電子書) (PDF)
P. 25
中文
編號 學科單元 學分 學時 先修科目
表一:必修學科(續)
PCHA8123 中西文化研究 3 45 ---
本科目以介紹中國與西方文化交流歷史爲主要內容,旨在通過考察史前
至明清時期中國與西方之間的文化聯繫和互動歷程,來揭示世界對中國
文明進程的影響,以及中國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使學生瞭解中西文
化交流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內容,並學會運用考古和文獻的證據來分析
和討論與中西文化交流相關的學術命題。
PCHA8299 論文 18 --- ---
(1)學生汲取第一學年學習模塊的成果,在博士生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通過項
目或專業問題,撰寫一篇原創論文並通過公開答辯。 (2)學位論文須具原創
性及專業性,同時亦須為由引言/緒論、文獻回顧/對話、研究方法、研究結果/
發現、分析討論、解釋、結論、不足與展望等部分所組成的嚴謹的研究成果。
(3)公開答辯為整個學位論文的最後一個階段,通過此階段即完成博士學位課
程。 (4)研究成果應進一步豐富澳門內外文化遺產、人類學、社會科學的發
展與研究,並需以促進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相關研究為重要任務。
表二:選修學科
--- 修讀以下學科單元/科目以取得 3 45 hrs ---
3 學分:
PCHA8101 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 3 45 hrs ---
本科目透過講授、研習、交流與討論等多元方式,讓學生掌握非文質文
化遺產特點,並以專題為切入點,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社會的共生與
演變關係,理解文化體系、社會價值與文化身份的塑造過程,從而反思
當代社會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的實踐方法。
PCHA8102 社會發展與文化遺產專題 3 45 hrs ---
本科目旨在深入探討社會發展和文化遺產之間的密切關係,以及這種關
係如何塑造現代社會。通過多元學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本科目將
使學生瞭解文化遺產的價值、保護和管理策略,並培養他們評估文化遺
產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影響的能力。學生將學習研究文化遺產的方法和工
具,並通過實際案例和場地考察來深入理解文化遺產對社會的影響。此
外,本科目引入國際比較和跨文化分析,來深入探討社會發展與文化遺
產等問題。
PCHA8103 澳門歷史與文化專題 3 45 hrs ---
本科目主要講述 1500 年以後葡萄牙人東來至 1987 年《中葡聯合聲明》
之間 400 餘年澳門歷史發展全過程。本科目主要以時間爲綫索,按照政
治發展脉絡分爲五大部分,通過對五個階段重大歷史事件的叙述,使學
生對澳門歷史的發展脉絡和輪廓有更加清晰和整體的認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