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焦點訊息

澳門理工大學科技賦能培養體育科學人才

澳門理工大學在培養體育與運動科學人才方面不遺餘力,在相關領域已形成本碩博一體化學位課程,近年著力發展“人工智能+”的教研策略,立足國家“健康中國2030”戰略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於澳門首創運動科技與創新碩士學位課程,聚焦“AI+體育”交叉學科前沿,構建“運動科學-數字技術-健康管理”三位一體的培養體系。澳理大同步招生的還有熱門的運動及體育碩士學位課程,兩者各具特色,面向不同專業領域中有志深耕高層次發展的學子,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複合型高端人才,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台,開創多元出路。

 

運動科技與創新碩士學位課程:以AI賦能體育健康未來

經過多年的發展,體育運動從競技性質延伸至不同層面,運動科學原理、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運動營養學、運動表現分析、康復治療和保健等,都是運動科學中值得深思的課題。因此,運動科技與創新碩士學位課程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驅動力,面向運動表現優化、智能康復、智能康養等相關行業及新興産業,以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應用,為各式多元的課題產生催化作用。

 

體育與科技結合乃全球趨勢

應用科學學院課程主任吳冠祺表示:“大健康與科技結合是相關學科的大勢所趨。澳門理工大學正以“AI+體育”的創新模式,重新定義運動科學的邊界。同學將獲得解碼人體運動密碼的智能鑰匙,在萬億規模的全球運動科技市場中,開闢屬於新一代跨學科人才的黃金賽道。”

 

 

招攬不同背景學生增科研多樣性

除了運動的大數據分析,透過動作訓練、監察身體健康狀况等提升運動表現,一向是運動素質的核心。吳主任指出,人工智能科技範疇涵蓋運動科學監測、客製化訓練、預防運動傷害,以及康復介入等相關專業技術。

吳主任也介紹,實時關節角度量測與運動參數,可構建以數字化運動表現為導向的模型,進行定量運動表現分析,並提供客制化訓練/康復,以提高運動表現及傷害康復。“模型的建構需要同時瞭解體育與大數據的原理,把“人工智能+”應用於康復、康養、體育、運動、管理、產業、經濟等大健康相關領域,我們希望彙聚對此有興趣和創新思維的人士入讀此課程,從而拉闊科研和應用的多樣性。”

 

課程設計對標國際標準和人才需求

智能康養專業的呂軒瑜講師是參與課程設計和教學的主要學術人員之一,在設計課程時著重教授內容緊貼智能健康産業的發展,目標培養學生成為運動人士和科技開發者之間的橋梁。課程突破傳統學科壁壘,深度融合運動生物力學、人工智能算法、物聯網傳感技術等學科領域。按照英國專業工程能力標準(UK-SPEC)認證的課程體系,重點打造:

  • 運動大數據分析與建模
  • 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開發
  • 個性化訓練方案智能生成
  • 數字技術在康復中的應用

模塊化課程設置實現“技術縱深+應用廣度”平衡,學生將於體育數據分析、運動健康及康復等相關行業中大展拳脚,可選擇繼續申讀澳理大博士學位,或到世界各地的頂尖學府升學;職業發展可參與“AI+”及大健康相關範疇的新興崗位,如體育科技企業、機器學習運動建模、智能運動裝備研發、職業運動團隊、運動表現分析、健康營養促進、數字康復方案、康養項目商業策劃等專業領域。

 

 

採用雙校聯培+雙城研習創新模式

該課程其中一個亮點是設有聯合培養計劃,與上海體育大學携手合作,進行教研及項目報告指導。

上海體育大學是世界領先的體育高等學府,目前擁有體育理論、運動生物力學、康復治療等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學科,以及運動人體科學和體育人文社會學等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根據2018年上海軟科發布的體育科學院校與部門榜單,該校位列亞洲排名第一。

參與計劃的學生就讀期間在兩校學習,第二學年將赴上海體育大學進行一至兩學期的科研實踐學習。學業指導實行雙導師制,滿足兩校要求的學生將獲澳門理工大學頒發碩士學位證書及上海體育大學簽發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學習證明。學生可以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親身瞭解國家“體育强國”的政策發展,以及兩地相關行業的前沿走向,擴闊眼界。

 

 

運動及體育碩士學位課程:塑造新時代運動體育高端産業

澳理大另一個體育類研究生課程是運動及體育碩士學位課程,響應國家“體教融合”與“健康中國”戰略部署,立足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産業升級需求,構建“科學訓練-健康促進-産業管理”三維培養體系。目標培養高水準的運動及體育專才,提升學生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等方面的技能。

健康科學及體育學院課程主任時慶德表示:“近年來,體育運動在全球範圍內蓬勃發展,競技體育蒸蒸日上,大衆體育廣受歡迎,體育産業方興未艾。運動對健康的助力作用尤其受到重視,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能從體育鍛煉中獲益,體醫結合已成為實現生命全周期健康的重要路徑,投身體育事業正當其時、大有可為。”

運動及體育碩士學位課程擁有高水準的師資團隊,吸引來自體育及相關學科的佼佼者。聚焦競技體育科學化、大衆體育智能化、體育教育創新化三大方向,面向“體醫融合+科研驅動”,通過多元化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在中西融通的學術氛圍下,全面提升學生理論素養、實踐技能和科研能力,使之成為服務澳門、大灣區乃至全中國的體育中堅力量。

 

優秀學子展科研潜能

修讀課程的學生結合理論和實踐,並將所學以總結式學科單元(capstone project)的形式展現。趙世傲同學現就讀運動及體育碩士學位課程二年級,他一直對運動心理和運動營養領域深感興趣,從起初入讀課程時便開始鑽研有關課題。在完成項目報告的過程中,趙世傲同學通過體育科研方法等科目的學習,科研能力有了長足進步。他在研一期間即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二區SCI期刊《Nutrients》和《Frontiers in Nutrition》上發表了兩篇論文,影響因子分別為4.8和4.0。2024年10月,趙世傲受邀成為SCI期刊《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的客座編輯,參與期刊的組稿工作,科研能力備受學界肯定。

Image 1 Image 2

 

創新沃土助運動成績突破

運動及體育碩士學位課程自2019 年開辦至今,已累積多届畢業生。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體育教育工作,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畢業生投身競技體育行業,在培育精英運動員的道路上取得驕人成就。秦志堅是2021届畢業生,目前在澳門武術總會擔任散打主教練。秦志堅的運動員生涯戰績輝煌,曾獲得東亞運動會金牌、北京奧運會季軍、亞洲武術錦標賽冠軍等殊榮。

作為擁有豐富訓練實踐經驗的教練員,秦志堅認為在澳理大的學習經歷啓發他的創新思維,使其得以在傳統訓練理論基礎上,結合最新訓練理念和方法,有效提升運動員的賽場表現。近幾年,秦志堅對運動訓練模式變革進行積極嘗試,成功帶領澳門散打隊在重大國際賽事奪得22枚獎牌,其中亞運銀牌、世界青少年女子金牌等,更實現了澳門散打項目歷史性的突破。

澳門理工大學正以創新教育模式及前沿技術,為體育及相關專業的多元化產學研發展,提供科學化、創思型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全民大健康的持續發展與體育産業的無限機遇,開拓高層次學研平台,讓有志之士開啟新時代下的智能體育事業的理想追求。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