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彩與旅遊研究》
國際標準期刊號: |
ISSN 2707-7438 eISSN 2707-7446 |
---|---|
出版週期: |
半年刊 |
簡介: |
《世界博彩與旅遊研究》期刊宗旨是推動博彩與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政府和博彩企業的科學決策提供支持,為博彩與旅遊研究搭建交流平台。期刊論文的主題包括:澳門以至世界博彩旅遊業發展趨勢、博彩遊客的消費偏好演變趨勢、負責任博彩理論與實踐、遊客行為理論與案例研究、旅遊目的地管理理論與實踐等。歡迎海內外學者及業界人士投稿。 |
|
|
老年博彩參與:現狀、動機與影響
摘 要:世界老年人口快速增長,我國增長尤其突出。老齡人口中,空巢比重日益提高。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人口參與博彩的人數日益上升。但到目前為止,相關的研究相當缺乏。本論文通過文獻研究的方法總結了現有的研究成果。根據現有的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老年人口的博彩參與率非常高。參與的主要動機是娛樂和社交。老年博彩參與有助於保持社會聯繫,預防或減緩老年心理問題和認知衰退。老年博彩參與可能産生的問題博彩比重相對較低,但一旦出現,負面影響大。政府和社會都應該正視老年群體的博彩參與,既要利用博彩活動的正面價值,又要預防老年博彩參與存在的風險。本論文對政府的博彩决策和博彩公司的市場决策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
曾忠祿, |
澳大利亞負責任博彩政策的挑戰與未來──監管、執行與高風險人群的保護
摘 要:澳大利亞博彩業爲澳大利亞重要經濟産業,但其社會影響日益受到關注。爲减少問題博彩的負面影響,澳大利亞政府推行多層次負責任博彩政策,涵蓋消費限制、干預機制及博彩廣告監管。然而,儘管監管框架不斷完善,高風險群體(包括文化與語言多樣性群體、低收入者及年輕人)的保護仍然不足。文化與語言多樣性群體因語言障礙與文化適應性不足,在參與負責任博彩計劃及獲取支持服務方面處於劣勢。博彩企業透過社交媒體與精準行銷策略擴大這些群體的博彩風險,使其更易受到博彩相關危害影響。此外,線上博彩平台的普及與博彩遊戲化(gamification)現象推動澳大利亞年輕人的博彩參與,使其面臨更高的財務與社會風險。隨著數位技術發展與博彩市場轉型,未來負責任博彩政策的挑戰將集中於如何因應跨境線上博彩的擴張、平衡産業利益與社會風險,並提升監管機制的適應性與可及性。不同州層級監管標準的不一致性、數位博彩監管技術的演進以及公衆對博彩風險的認知變化,將成爲影響政策調整的重要因素。負責任博彩的未來發展方向,或將涉及更精細化的廣告與行銷監管、數據監測技術的强化,以及針對高風險群體的干預機制優化。這些變化將持續塑造澳大利亞博彩治理的發展格局。
|
李秉勤 |
中國體育彩票購彩者有意擇號行爲程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超級大樂透及排列3爲例
摘 要:行爲金融中控制幻覺的視角,通過數理統計模型構建有意擇號指標,具體考察2018-2022年我國31個省市的體育彩票購彩者的有意擇號情况,通過計量回歸模型研究我國體育彩票購彩者有意擇號行爲背後的影響因素,並將結果與福利彩票的代表性品種雙色球相應指標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加以比較。研究發現,我國各省份體育彩票購彩者普遍存在較高的有意擇號行爲,各個省份之間差異較爲明顯,且教育程度、經濟水平、人口特徵3類經濟與人口統計學指標分別會對我國體育彩票超級大樂透、排列3的購彩者的有意擇號行爲産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外界條件變化也會對我國體育彩票購彩者的有意擇號行爲産生影響。建議各級彩票機構及政府部門應當强化市場營銷,提升體育彩票各類彩種玩法創新,制定更合理、更成熟的彩票規則,從而更好的培養體育彩票購彩者的健康購彩心理,進一步推動我國責任彩票建設。
|
李 剛, |
疫情後我國彩票市場的變化及其影響
摘 要:本研究基於疫情前後我國彩票銷售資料,系統分析了疫情對彩票行業的階段性影響及市場結構性變化。研究發現:(1)疫情衝擊呈現明顯的三階段特徵:初期造成市場急劇萎縮,中期快速復蘇,後期則出現爆發式增長。(2)彩票品種結構發生顯著重構:視頻彩票完全退出市場,體育競猜型彩票呈現指數級增長,即開型彩票保持穩定上升態勢,樂透數字型彩票市場份額持續萎縮,基諾型彩票增長停滯。(3)當前彩票市場呈現五大演進趨勢:消費群體結構年輕化(18~35歲人群過半)、女性化(女性消費者占比接近四成)及白領化(占比達六成);消費動機向娛樂性和社交性轉變;線上行銷和服務十分普及;實體銷售網站加速轉型,表現為管道功能重構(多元化服務)、技術賦能(智慧終端機普及)、社區服務深化和消費場景創新(主題店增長)。我國疫情初期彩票銷量的劇降是因為疫情管控及疫情導致的謹慎消費心態,疫情後的彩票銷量暴增,一方面是經濟低迷條件下的口紅效應明顯,另一方面則是彩票行銷的大力促動。針對彩票市場發生的變化,彩票行業需要促進彩票的多樣化和行銷創新以適應彩票消費群體變化帶來的消費需求變化,加速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並提高監管水準和監管技術水準。
|
陳海平 |
澳門博彩産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及可持續發展路徑探究
摘 要:本文對循環經濟概念、循環經濟發展現狀及近期循環經濟披露研究進行了概述。選取6家澳門博彩營運商並對其2020—2022年ESG或可持續發展報告進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澳門博企均處於披露循環經濟初步階段,在報告中披露循環經濟資訊非常有限,而大部分本澳博企以回收瓶子、生產玻璃瓶水和盡量減少食物浪費為循環經濟例子,只有少數澳門博企以循環經濟為企業目標。雖然港交所目前並沒有強制要求上市公司在ESG或可持發展報告中披露循環經濟訊息,但本澳上市博企未來需要準備披露循環經濟之相關資訊。此外,本文還分析了港交所和中國大陸證券交易所循環經濟發展趨勢,並為政策制定者和上市公司提供了一些建議。
|
余渭恆, |
|
|
療愈旅遊:中國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
摘 要:從中國旅遊業作爲民生産業和幸福産業的角度,提出了療愈旅遊是中國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文章討論了療愈旅遊的基本概念、産品業態和目標市場。闡述了療愈旅遊“三大浴”(溫泉浴、海水浴、森林浴)的發展簡史和現狀,解析了我國“三大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展望了我國發展療愈旅遊的資源基礎、市場前景和趨勢,以及提升療愈旅遊發展質量的路徑和對策。
|
張凌雲 |
旅遊目的地風險管理——潛在遊客的風險認知及其機制
摘 要:重大突發事件可能對旅遊目的地的形象和市場造成災難性影響。研究者已經探討了影響遊客風險認知的各種因素,然而,不同區域的遊客對旅遊地風險認知的特徵及其形成機制鮮有研究。2019年6月香港突發的風險事件爲研究上述問題提供了契機。通過調查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約1000餘名民衆,考察這些民衆離香港的距離與他們對香港安全擔憂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1)民衆離香港越遠,反而越擔憂香港的安全,而居住在香港的民衆(在本調查中爲在香港求學的內地學生)其安全擔憂最低。我們將這一新發現解讀爲“應對香港突發風險的心理颱風眼效應”。2)能解釋這種新版心理颱風眼效應的機制是議程設置導致的“風險信息佔比”變化。通過深入探討“風險信息佔比”變量在風險知覺和風險溝通實踐與研究中的重要性,認爲媒體“議程設置”的失衡是導致公衆對特定風險源的風險過高估計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爲其他旅遊城市在面對類似風險時提供了有價值的指導。
|
王 霏, |
美食意象與服務質量對遊客滿意度 與忠誠度的影響 ——以澳門爲例
摘 要:本研究以訪澳遊客為研究對象,探討美食意象、服務質量、遊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間的關聯性。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收集有效問卷507份後運用偏最小二乘法結構方程模型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服務質量對遊客滿意度的影響最為顯著,其次為美食意象;遊客滿意度對忠誠度具有直接正向影響;收入、年齡和性別均顯著調節滿意度與忠誠度的關係,其中收入的調節效果最強;美食意象、服務質量能通過遊客滿意度對忠誠度產生間接影響,突顯滿意度的中介作用;多群組分析顯示,性別在美食體驗評價中具有顯著的調節效應,男性顧客的忠誠度更易受美食意象直接影響,而女性顧客則更依賴整體滿意度評價。基於實證結果建議:強化美食意象塑造、提升服務質量、實施差異化營銷策略、建立長期顧客關係。
|
梁嘉耀, |
感知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景觀的真實性對遊客幸福感及記憶影響研究
摘 要:作為文化旅遊的一個關鍵領域,民族地區旅遊傳統村落的核心吸引力主要體現在民族文化的真實性和獨特性上。然而,關於民族旅遊傳統村落的研究,多數只聚焦於客觀主義範式下的客觀真實性,強調建築、器物等有形要素的歷史原貌保護與評價。對於遊客如何自下而上地完整地感知傳統村落文化景觀保護及旅遊真實性,缺乏系統的實證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遊客感知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景觀的真實性的看法來填補這一知識空白。本研究調查了遊客感知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景觀的真實性多維結構,以及與遊客幸福感和記憶的關係,為管理者優化民族地區傳統村落遊客體驗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
沈華文 , |
|
|
|
|
|